现在城市内涝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,在中国表现得尤为突出。一年下来,中国因内涝原因损失不下几十个亿。以2011年前三个季度的统计数据为例:共有160个城市发生过不同程度的内涝,其中涝灾发生三次或者以上的超过70%;积水时间有56%的城市在5至12小时之间,最长的时间超过24小时。这些数据说明了什么?中国的城市内涝问题是相当严重的。现在的市政和水务部门最怕的就是下雨,一下雨他们就得提心掉胆的,生怕哪里又被淹了。不夸张的讲,一场大雨足以检验一个城市的现代化水平。
发生内涝问题不能够简单的归结于天灾,什么气候变化。一方面,现在的城市发展很快,硬化地面,屋顶都使得径流系数变得很大。正常情况下,自然流域的径流系数多在0.5左右,可改变后的城市,有些地方能达到0.9。径流系数0.9是个什么概念?这相当于是说天上降下来的水绝大部分都留在了地表,无法渗到地下,不产生洪水才怪。另一方面,中国城市的排涝标准普遍不高,多为1至2年一遇,这跟发达国家普遍的5至10年一遇差距太多。中国一些重要的地方,像天安门,世博会才勉强的达到了5年一遇。本来排涝能力不足,加之有的城市雨污合流,垃圾乱放,导致管道填堵塞的比较厉害,排水不畅。
要改变年年涝的局面,建设高标准的排水体系是最根本的解决办法,但却非一日之功。一些老城区,要改变以前的管道,投入相当大。政府一时半会儿也拿不出那么多钱来建设这个东西。像广东省提出在2020前解决内涝问题,我看就很悬乎,不靠谱。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其实还是建立预警预报机制,不是阻止灾害,而是减少灾害损失。很可惜的是,现在的城市洪水预报精度不是很高,困难很大。
城市洪水预报难在哪里呢?
首先,城市的下垫面是相当复杂的。地面上大到一幢建筑物,小到一块石头都会影响洪水的演进。像地面上的铁路,地下通道,树木等等都对城市洪水模拟带来极大的困难。在实际洪水预报模拟中,不可能考虑得这么精细,自然而然就导致了结果的失真。
其次,城市的排水管网错综复杂也是一大难点儿。现在能同时考虑排水管网和地面行洪的城市洪水模型并不多。即使有这样的模型,能不能用也是一个大大的问号。一些城市的排水管网很老久,管网的路线可能连市政部门自己都不知道。也就是说,很难弄到正确和详细的地下排水管网资料。与此同时,地下管网是很容易堵塞的,这些都是随机的,不可能事先知道,也给城市洪水预报带来困难。
最后,城市洪水模拟结果验证很困难。建立好的城市内涝模型往往缺乏实测淹没数据,而无法评估结果的精度。很少有人去测哪里被淹了多深,淹了多长时间,没有这些数据,如何评估一人模型的精度?现在只能退而求其次,来讲模型的合理性,进行合理性分析。不能根据实际情况调参导致模型的应用效果大打折扣。
声明:未经许可,请勿引用